10月18号到24号为期七天的中共十九大今天落幕。这次确立习近平第二个五年任期的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说法。
10月24日(周二)【时事大家谈】话题:中共十九大,习近平心想事成? 10月18号到24号为期七天的中共十九大今天落幕。这次确立习近平第二个五年任期的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说法,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并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同时强调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有别于毛邓时代。有分析称,习近平通过会议,竖起新时代的领袖崇拜,也确立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同一个梦想和同一个思想。那么,这次会议,习近平是否心想事成?“习道路”和“习时代”未来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它将如何冲击西方未来的全球战略?
中共十九大今天闭幕,会议选出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中纪委委员。王岐山、李源潮未连任。代表们及媒体对习思想破格冠名写入新的人事安排有何反应?正在十九大新闻中心采访的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叶兵为您介绍。
日本国会众议院刚经过大选,赞成修改宪法的政党议席已超过了国会所需的3分2势力,但修宪还需要多数国民投票支持才能实现。那么,日本到底有没有可能修宪?为什么会引起关注?美国之音驻日本特约记者歌篮带来相关报道。
10月18号到24号为期七天的中共十九大今天落幕。这次确立习近平第二个五年任期的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说法,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并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同时强调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有别于毛邓时代。有分析称,习近平通过会议,竖起新时代的领袖崇拜,也确立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同一个梦想和同一个思想。那么,这次会议,习近平是否心想事成?“习道路”和“习时代”未来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它将如何冲击西方未来的全球战略?
美国著名“另类右派”、川普总统的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一星期前辞职,结束了为时七个月的白宫“过山车”。离职前两天,班农接受了《美国展望》杂志的电话采访。他在采访中说,美国应该“疯狂关注”与中国的“经济战”。班农离开川普团队,是否意味着他主张的美国外交和经济转型将不复存在?
美国总统川普上星期正式授权政府调查中国侵害美国知识产权问题。《外交家》杂志刊文说,这些调查的结果将仅仅为川普提供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的子弹。有分析称,川普的不时之需就是朝鲜。那么,美中贸易拔河与美中朝关系,其中的相生相克如何梳理?美中两国就贸易互怼,谁将遭受更大伤害?
美国总统川普上星期正式授权政府调查中国侵害美国知识产权问题。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Lighthizer随后表示,将依照美国相应法律条款,查看中国相关法律、政策和做法。《纽约时报》称,中国政府竭力推动本国成为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使美国的忧虑与日俱增。《外交家》杂志刊文说,这些调查的结果将仅仅为川普提供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的子弹。有分析称,川普的不时之需就是朝鲜。那么,美中贸易拔河与美中朝关系,其中的相生相克如何梳理?美中两国就贸易互怼,谁将遭受更大伤害? 参加讨论的三位嘉宾是:美国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美中政治与经济观察人士程晓农博士;以及作家、政治评论人士陈破空。
美国著名“另类右派”、川普总统的首席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一星期前辞职,结束了为时七个月的白宫“过山车”。离职前两天,班农接受了《美国展望》杂志的电话采访。他在采访中说,美国应该“疯狂关注”与中国的“经济战”。他还说,二三十年后,美中必有一霸。该刊记者说,在批评中国时,班农从不绕弯子。有分析说,班农称中国和伊斯兰主义是美国最大的两个 敌人;中国则视班农为最危险的政客;现在,班农下野,北京长舒了一口气。班农离开川普团队,是否意味着他主张的美国外交和经济转型将不复存在?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的交往,是否不再颠簸?
美国内战的南方将军罗伯特·李的雕像是否应该被移出维吉尼亚州的小城夏洛茨维尔市,点燃了一个星期以来美国国内的舆论风暴。而且这场风暴还没有平息的迹象。与此同时,其他地方已经有一系列类似雕像被移除。支持移除者认为,这些雕像代表白人至上主义;而反对者则称,移除雕像就是抹杀历史。有分析称,雕像存在与否的辩论正是美国民主的见证;美国宪法规定的表达自由、信仰自由、集会自由等个人权利不仅在美国最高法院得到坚守,而且也根植于美国的传统和文化中。我们借题发挥,就雕像之争来展开讨论美国的传统与文化如何编织出美式民主。
今天的话题是:夏洛茨维尔事件,美国总统为何四面受敌?国内战南部将军为何引发雕像之争? 美国维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上周末发生致命冲突之后,美国总统川普对白人至上主义示威者和反示威者各打五十大板,因此不断受到批评。有分析称,川普总统陷入前所未有的道德、宪法和政治挑战的漩涡。川普作为美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如何落进如此窘境? 另外,美国内战的南方将军罗伯特·李的雕像是否应该被移出维吉尼亚州的小城夏洛茨维尔市,点燃了一个星期以来美国国内的舆论风暴。而且这场风暴还没有平息的迹象。我们就雕像之争来展开讨论美国的传统与文化如何编织出美式民主。
两年前的7月9号,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抓捕和关押各地维权律师、律师助理以及维权人士,引发全球震惊和关注。
中中国异议作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罹患晚期肝癌,其病情和治疗情况持续牵动各方。刘晓波目前所在的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医院周四发布消息确认刘晓波肝功能恶化。与此同时,刘晓波夫妇的隔离状态没有解除。院方称外国专家名单已经上报外交部,应该很快来华。但是院方周四没有回答美国之音提出的朋友探视是否对刘晓波治疗有帮助的问题,其后记者被安排采访狱方医务人员并观看狱方提供的早前在海外网站匿名发布的一段显示刘晓波服刑期间活动和接受医疗的视频。
二十国集团峰会星期五将在德国拉开帷幕,日本政府希望借此之机实现中日首脑会晤。会晤何时举行,中日首脑将会讨论哪些问题?
近日,中国长江中下游十多个省市连降暴雨,已造成250多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湖南省长沙的宁乡市是此次暴雨的重灾区,据香港媒体报道,宁乡市全市有超过50万人受灾,许多地方更是由于泄洪导致灾情惨重。7月3日,宁乡市区有几百名民众举横幅游街,抗议官方不作为且隐瞒死亡人数。
两年前的7月9号,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抓捕和关押各地维权律师、律师助理以及维权人士,引发全球震惊和关注。两年以来,包括海外人权与民运团体在内的国际组织针对中共这一公开的反法治、反人权行为不断发出呼吁和提出抗议。那么,709如何成为中共“盛世”下的刺耳音符?它如何危及公民的生存和社会的公正?这张无法示人的“中国名片”上印着怎样的信息?中共治下的盛世中国距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有多大的距离?709作为一个橱窗,如何展览出官方丰满宣传与草民骨干现实之间的那段无以启齿?
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的 “波托马克文化沙龙”六月二十四号(星期六)下午举办专题讨论活动,邀请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和中国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博士为中国经济走势把脉号诊。
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号,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开放的红利,国内生产总产值跃居全球第二,并且直逼美国;另一方面却沉沦于政治禁锢的泥潭,以至于被认为是全世界新闻和言论最缺自由的国家之一。
香港方面,一年来香港政坛震动频频,北京不断发出矛盾的信号,港独成为思潮,这些都引人注目。那么中国在南中国海步步进逼,成败得失如何?美国新总统川普会不会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和中国针锋相对?台湾香港民心与大陆越来越分离,给北京带来什么挑战?
今年,中国挺进南中国海造成的紧张不断升温。从填海造岛,反击国际仲裁,到部署军事设施,捕捞美国潜航器,中国在南中国海似乎步步紧逼,不断试探美国底线。中共是否将南中国海的冲突引向爆炸?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