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记者
在20国集团(G20)峰会即将于6月28日-29日在日本大阪开始之际,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表报告,称受美中贸易战影响,20国集团各经济体采取的新贸易壁垒措施大幅增多,而这些贸易壁垒拖累了全球经济。而与此同时,舆论普遍不看好美中元首在大阪的会晤能够在短期内解决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贸易难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二通了电话,两人确定将在下星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举行一次加长会晤。而特朗普与习近平举行会晤前,双方团队将重启自5月以来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然而,美中双方仍然各说各话。中方表示,双方应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解决问题,而且要照顾彼此合理关切。白宫的声明则强调,美中贸易协议应解决双边贸易的结构性问题,以及中方应进行有意义的改革,而且措施应该是可实施和可核实的。在美中即将恢复贸易谈判之际,双方手中各握有哪些王牌?美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能否最终达成一份贸易协议,从而止住双边关系不断恶化的势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1日结束了他自2013年担任中国党政一把手以来的首次对朝鲜的访问。朝鲜方面举行了盛大仪式欢迎他的来访。这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4年后首次踏上朝鲜土地。常被中国官媒比喻成“同志加兄弟”和“鲜血凝成的友谊”的中朝关系,为什么要等到习近平上台六年多后才迎来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访问?北京和平壤各自对习近平的这次访问抱有哪些期待?彼此的目的是否达到?自2018年3月金正恩秘密访问北京以来,中朝关系迅速解冻并不断升温。习近平这次访问,中朝双方更是发出要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取得新进展的信息。这对东北亚局势、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以及美中关系分别有哪些意义?
VOA卫视6月21日【焦点对话】节目讨论的话题是:盘点习近平首访朝鲜,北京平壤抱团取暖?展望特习大阪峰会,谁更需要重开谈判?节目嘉宾是:政论作家陈破空;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结束了他自2013年担任中国党政一把手以来,首次对朝鲜的访问。朝鲜方面举行了盛大仪式欢迎他的来访。这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4年后首次踏上朝鲜土地。常被中国官媒比喻成“同志加兄弟”和“鲜血凝成的友谊”的中朝关系,为什么要等到习近平上台六年多后才迎来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访问?北京和平壤各自对习近平的这次访问抱有哪些期待?彼此的目的是否达到?自2018年3月金正恩秘密访问北京以来,中朝关系迅速解冻并不断升温。习近平这次访问,中朝双方更是发出要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取得新进展的信息。这对东北亚局势、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以及美中关系分别有哪些意义?
中国和朝鲜的官方新闻通讯社6月17日同时宣布了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20日至21日访问朝鲜的消息。习近平为何选择在本月底出席20国集团(G20)大阪峰会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前出访朝鲜?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首席经济政策顾问、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说,虽然特朗普非常希望能够在出席大阪20国集团(G20)峰会之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但两人的正式会晤尚未安排。他还说,香港大规模示威遭警察强力镇压让人对北京改革经济的意志产生怀疑。
尽管美中两国元首本月底在大阪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峰会的消息仍未得到最后确认,但外界预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会面,只是最终以何种形式尚未敲定,而在那之后美中恢复贸易谈判将是大概率事件。
在美中两国的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以及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朝着长期化的方向演变之际,美中元首6月底在日本大阪出席20国集团(G20)峰会时举行的双边会晤有望成为美中贸易战的一个重要拐点。分析认为,两国关系迎来缓和或加剧恶化皆有可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警告说,美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正危及全球经济脆弱且不稳定的复苏。她说,如果美中两国各自给对方加征的关税不能尽早取消,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减少0.5%。
前八九民运学生领袖、“对话中国”智库创办人王丹在六四事件30周年纪念日当天代表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的参与者发表“纪念六四宣言”。他说,30年后,我们的目标是永不忘记、永不放弃、重新团聚、再次出发。
今年是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30周年。但是在六四事件曾经发生的中国大陆,那场至今仍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在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记忆中却似乎越来越淡薄。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出现三年多来最大降幅,显示在美中贸易战背景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承受进一步放缓的压力。分析人士认为,经济改革停滞是中国经济长期放缓的主因。
在美中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之际,北京再度释放信号,表示有意把稀土作为与美国贸易战的一件利器。分析认为,北京把华盛顿出台两项封杀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的措施视为是双方贸易争端的严重升级。现在,中国领导层对达成一份持久且有意义的美中贸易协议的期待值已大大降低。
在美中贸易谈判陷入停滞之际,两国的官员都表示有意愿重启谈判,但又都指责对方是造成目前僵局的原因。6月底20国集团(G20)峰会的美中元首见面或许是重启谈判的关键。
随着美中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再加上双方对彼此商品新加征的关税已箭在弦上,中国央视电影频道从5月16日起,连续在每晚8点的黄金时间播放“抗美援朝”题材的老电影。此举似乎显示,北京正在唤醒民众反美的民族情绪,为一场持久的贸易战做准备。但分析显示,如果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转为持久战的话,不仅两国经济受到拖累,全球经济也有可能陷入衰退。
最新出炉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经济全面降温,而这是在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提高关税尚未生效之际。这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在美中贸易战全面升级之际能否保持增长势头的担忧。但有经济学者认为,即使美国对全部输美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贸易战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影响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长期前景堪忧。
随着中国方面5月13日公布了对美国提高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的反制措施,再加上所有官媒开足马力试图点燃普通民众的爱国情绪,已持续了近一年的美中贸易战不仅再度升级,也加大了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的可能。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