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媒体财新周五(五月五日)公布的数字显示,四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比三月份下降了1.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香港知名大律师、民主活动人士邹幸同获得了韩国人权组织光州5.18纪念基金会颁发的2023年光州人权奖。
欧洲安全防御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准备在东京开设一个联络处,与日本和其它主要亚洲合作伙伴举行定期磋商。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这将是北约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联络性质的机构。
美国去年实施的芯片出口管制对阻止中国科技行业发展用于核武器和Chat GDP等人工智能系统的超级计算机究竟产生了多大的效果?路透社周三(5月3日)发出的一则报道称,管制减缓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但影响有限。
习近平周三表示,北京将向乌克兰派遣特使讨论“政治解决”俄乌战争问题。这将是北京改变保守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一个新的动作。有分析说,邓小平制定的“韬光养晦”政策正在退去,取而代之的将是习近平的“有所作为”的全球外交参与者的规划。
根据美韩元首近日达成的共识,美国同意给韩国提供“延申核威慑”,以应对朝鲜可能向韩国发动的核攻击。日经亚洲周六(4月29日)报道说,美国空军正在考虑在韩国部署美国战略轰炸机落实两国元首确定的共同防御措施。
路透社周五(4月28日)公布的专家调查显示,专家们认为中国工厂的活跃程度在四月份将有所放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全球需求疲软和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中共高层表示,需求不足正在成为经济复苏的障碍。
中国争取外国企业加大对中国投资推进中国经济复苏的努力正在受到来自北京自身的掣肘:由习近平掌控的中国当局以反腐、反间谍等名义加强对中国社会的控制正在给外国投资者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放慢或者放弃对华投资。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周五(4月28日)证实,该警卫队船只上周末与中国海警船在南中国海相遇,一艘中国船只在距离菲律宾船只只有大约45米的近距离“进行危险操作”,另外还有两艘中国船只实施“进攻性动作”,双方发生了对抗。这是菲律宾和中国在这一海域近期发生的一连串海上相遇紧张事件中最新的一例。
美国和菲律宾部队周三(4月26日)在南中国海进行的联合军演中向一艘模拟的敌方军舰发射了一连串导弹并击沉目标,展示这两个同盟国军队面对地区紧张局势而形成的军事力量。
中国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三(4月26日)通过了修订版的《反间谍法》,这是中国当局在美中对抗日益激烈,国际环境对中国日趋不利的时候为强化国内控制和对外进行报复而采取的一项制度性措施。
中国方面周二(4月26日)宣布,从本周六开始,将不再要求入境中国的旅客登机前进行核酸检测证明,只需要有48小时内作的抗原检测(个人使用的快检盒)结果即可。这是中国放弃清零政策后为进一步放开旅行限制而采取的又一个措施。
菲律宾外长马纳罗和中国外长秦刚周六(4月22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会谈。马纳罗表示,菲律宾对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升级感到担忧。
美国军方泄露的机密所包含的重要内容还在不断地得到发掘。金融时报周五(4月21日)的报道称,被那名21岁的美国青年上传到网上的大量机密文件中还透露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北京一直在试图通过黑客手段,控制敌方卫星,以便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控制通信传输。
朝鲜官媒朝中社周五(4月21日)抨击工业七国集团最近要求朝鲜去除核武器的做法是“充当维护美国霸权的工具”,并表示,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威胁被消除之前,朝鲜将继续加强自身力量,朝鲜作为一个有核国家的地位将继续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
涉嫌商业欺诈的中国商人郭文贵申请保释的努力遭到挫败。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法官周四(4月2日)拒绝了郭文贵提出的以交付2500万美元的保证金获取保释的要求。
据华盛顿邮报消息,泄露的美国军方机密文件显示,中国军方可能已经组建了三倍音速的超高速高空间谍无人机部队,并将很快完成部署。
联合国周三(4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在今年年中将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届时印度人口将会达到14.286亿人,而中国人口则为14.257亿人,两者相差近三百万人。
欧洲联盟发言人周二(4月18日)向媒体表示,欧盟对中国当局拘押两名中国知名人权活动人士表示严重关切,要求中国当局立即释放他们。
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王毅周六(4月15日)会见了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王毅表示,希望并相信德国会支持中国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