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国当前危险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 China)星期四在纽约发表声明,指出即便美中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将证明“其无法解决中共(对美)构成的无数其它危险”。
北京再次召开“一带一路”峰会论坛之际,美国有法学学者和专家指出,中国在进行全球大规模经济扩张时存在着严重的劳工权利问题。他们呼吁中国当局在论坛期间宣布解决这些违反人权问题的计划。
在美国首开89民主和六四镇压历史课的华裔学者何晓清接受美国之音专访,谈她对六四30周年的感受以及她下一本书的主题。连线美国之音驻纽约记者方冰介绍了有关情况。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说,能够推动中国改革的最大动力是崛起的中国民营企业家,而不是特朗普的贸易战,虽然贸易战“有利于加速改革进程”。但他不知道不肯放松权力的中共,是否会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实现拥有公平竞争环境的要求。
美国重要外交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发布特别报告,肯定特朗普总统对华政策。报告认为他的整体外交政策比反对者所批评的要好。
星期四,敦促清华大学恢复许章润教职公开信发起人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不到一个星期时间里已经有超过120名国际学者签名,而现在距离公开信联署截至日还有一个星期。
敦促清华大学恢复许章润教授教职的公开信已获国际学者响应。我们连线了美国之音驻纽约记者方冰。
美国和日本的盟国关系已经持续了70年。美日联盟的基础是日本保持自卫和向美军提供东道国支持。但这一传统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专家认为日本对美日同盟的信心在减低,而日中关系已进入高层修补期。
一些国际学者正酝酿一项对一家中国知名学府施压的集体行动。七名知名国际学者日前发起一封征求联署的公开信,要求清华大学恢复因批评习近平而被停职的教授许章润的正常工作。一位资深教授说,他知道这改变不了什么,但联署“就是要公开抗议中共对许章润的迫害”。
经济数据和美中贸易谈判的进展继续推高美国股市。我们连线了美国之音驻纽约记者方冰。
经济数据和美中贸易谈判的积极进行继续推高美国股市。星期五,美国劳工部的报告称,美国经济在3月增加了19.6万个非农就业岗位,高于华尔街经济学家17.5万个的预期。劳工部的官方失业率仍稳定在3.8%,跟2月相同。
一项显示中国经济扩展的数据令全球股市反弹,美国股市也不例外。有报道认为,这是中国刺激经济措施见效的结果,也有学者担心这样的刺激措施也会给经济带来更大风险。
一项现实中国经济扩展的数据令全球股市出现反弹,美国股市也不例外。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刺激经济措施的结果,并认为刺激措施也会带来更多风险。美国之音驻纽约记者方冰介绍了股市收盘的最新情况。
星期五,美中贸易谈判取得建设性进展的消息推动美国股市走强,掩盖了投资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此外,美国第二大电召车网络公司Lyft上市显示了投资人对牛市的信心。
星期五,美国财政部长称在北京进行的美中贸易新一轮谈判取得建设性进展。这一好消息推高了美国股市的表现。我们连线了美国之音驻纽约记者方冰。
纽约大学法学院资深教授孔杰荣(Jerome Cohen)呼吁美国政府改变台湾驻美机构以“台北”冠名的做法。孔杰荣星期三(3月27日)说:“今天走进这座大楼提醒我这里是‘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但它应该被称为‘台湾经济文化办事处’”。
一名香港前官员的行贿、洗钱案历时近两年半后在3月25日周一被判刑。我们连线了美国之音驻纽约记者方冰。
星期一,纽约南区联邦法官洛雷塔·普莱斯卡(Loretta A. Preska)判处香港前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有期徒刑3年、罚款40万美元。
前中国外交官钟丹今天在纽约被陪审团裁定其被控的5项罪名全部成立。
一名中国前外交官今天在纽约一家联邦法庭接受陪审团就其涉嫌强迫劳工等指控作出裁决。检察官指控他用债务质押强迫中国廉价劳工从事签证允许范围以外的劳务。详情美国之音驻纽约记者方冰为我们作了介绍。
加载更多